李曙光

2019-06-26 【地质大学】

    【李曙光】Li Shuguang(1941~)陕西咸阳人。地球化学家。1965年毕业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化学系地球化学专业并留校任教。1983年至1986年,在美国麻省理工学院地球与行星科学系进修。先后多次赴德国马普化学所、香港大学作访问学者。2003年当选中国科学院院士。现兼任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中国科学院壳幔物质与环境重点实验室”学术委员会主任,和北京大学“教育部造山带与地壳演化重点实验室” 学术委员会主任,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监督委员会委员。李曙光院士在变质同位素年代学理论研究方面最早发现超高压榴辉岩的白云母含大量过剩氩;证明了超高压变质与退变质矿物之间存在同位素不平衡;较早发现在低级变质条件下稀土元素可活动,且Sm-Nd体系可被重置;首次精确测定了榴辉岩中金红石的U-Pb年龄。最早通过测定大别山榴辉岩年龄获得华北与华南陆块在三叠纪碰撞的结论;系统测定了北、南秦岭一系列蛇绿岩及岩浆岩的同位素年龄,为秦岭造山带多陆块拼合模型的建立提供了重要的依据。他首次测定出大别山超高压岩石的二次快速冷却曲线,并通过同位素示踪对其多阶段快速折返机制提出较完整模型。李曙光院士还应用趋势面分析成功预测出鞍本弓长岭矿床深部富矿体,并钻探验证成功;应用C同位素证明弓长岭富磁铁矿石中的石墨为菱铁矿变质分解成因,据此提出该富铁矿床成因的新模型,为查明黑富矿成因及扩大富矿储量做出了重要贡献,并获得中国科学院科技二等奖。共发表论文150多篇(SCI论文55篇,国际论文26篇),SCI他人引用1181次。2005 年获何梁何利科技进步奖。2008 年获得安徽省科学技术奖(自然科学类)一等奖(排名第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