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常态下地质教育研讨会”

2019-07-01 【自然文化研究院】

2017年5月10日,由中国地质大学(北京)主办、中国地质学会地质教育研究分会承办的“新常态下地质教育研讨会”在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召开。会议的目的是为中国地质教育搭建一个研讨、交流的高水平平台,共商地质教育发展大计,推动地质教育实现新跨越,携手共创美好明天。

会议得到有关部门、相关高等院校和企事业单位的广泛关注与响应,中国科学院院士赵鹏大、陈骏、莫宣学、王成善,国土资源部原党组成员、中国地质学会常务副理事长孟宪来以及来自国际地质科学联合会(IGUS)、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国土资源部地勘司、中国地质调查局、国土资源部人才资源办公室、国土资源经济研究院、内蒙古自治区地质矿产勘察开发局、云南省有色地质局和南京大学、吉林大学、中科院大学、中国地质大学(北京)、中国地质大学(武汉)、中国石油大学(北京)、中国矿业大学、中国矿业大学(北京)、东华理工大学、山东科技大学、成都理工大学、河北地质大学、江西应用技术职业学院等高校、国内地质单位有关领导、专家与地质教育分会等41个单位120余名代表共同参加了本次会议。

研讨会分别由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刘大锰副校长、中国地质大学(武汉)赖旭龙副校长主持,中国地质大学(北京)万力副校长致欢迎辞,地质教育研究分会会长王成善院士介绍了会议召开背景及意义。围绕“新常态下的地质教育改革与发展”这一主题,12位专家做了大会报告,报告包括国家层面——地学领域“深地探测计划”部署重大科技项目,教育领域全面推进新工科改革创新项目;国际层面——国际地科联(IUGS)地学前缘相关科学研究计划、国际地学一流学科建设与一流人才培养的经验;人才供给侧有关高校——努力实践“回归本位,办好本科”、“双一流建设重在培养一流人才”的教育理念;人才需求侧地调部门、地勘单位——国士资源与地学对人才需求的常态与新态等内容,见解精彩,看点纷呈。会议要闻被中国国土资源报、中国科学报等报道以及许多媒体转载。认识经济社会新常态,把脉地质教育的坚守与突破,认识新常态、适应新常态、引领新常态,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经济发展的主旋律,也是教育工作的大逻辑。

会上,中国科学院院士、地质教育研究分会会长王成善开宗明义地指出,面对新常态,地质教育面临许多新机遇和新挑战,如何应对挑战、抓住机遇是当今地质学教育工作者要解决的重要命题。

国家级重大项目负责人、南京大学教授董树文提出,当前地球科学主体发生了变化,核心技术突破与大装置对科研取得突破的贡献越来越大,大科学计划的实施等,都让科研团队对人才的需求发生了变化。

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吴爱华处长介绍新工科教育改革创新实践,指出新工科如何建设要六问:问产业需求建专业,问技术发展改内容,问学校主体推改革,问学生志趣变方法,问内外资源创条件,问国际前沿立标准。培养创新型人才、注重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素质教育是教学育人的新常态,需求驱动、深度融合、内涵式发展是高等教育供给方式改革的新方向,追求人本的教育、追求立德的教育、追求创新的教育、追求适需的教育是教育价值活动的新追求。适应地质行业、地学领域的“新态”及“常态”,联手共创产教研融合的地学教育改革发展的新路径。

在发言中,国土资源部地质勘查司副司长王军列举了近10年间地勘投入的总体变化情况。数据显示,近十年间,全国地勘投入最高值出现在2012年,随后呈总体下降趋势。行业投入的减少已经说明了行业整体发展的某些态势,而在另一方面,随着地质学科整体的发展,对相关从业者的整体素质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中国地质调查局成都地质调查中心主任李文昌、内蒙古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总工程师赵士宝等就地调系统、地勘单位等用人单位代表建议,高校在新常态下,首先需要超前调整专业结构及招生比例,逐步减少传统地质类专业招生人数,增加与民生相关地质环境、地质灾害、城市地质、农业地质等专业的招生人数。其次,注重学生岗位工作适应性培养。如本科阶段除了地学知识,也应该涉猎技术经济、财务、公文写作等领域的知识。第三,地质工作虽然有专业之分,但地质科学本身却是一门综合科学,每一学科都涉及诸多学科的基础。如普查找矿,它就需要地质学、矿物、岩石、矿床学、地球物理等,还应了解采、选矿等学科。科技创新需要广博的地学基础,只专不博,就会导致创新能力不强、缺乏复合型知识,最终导致就业渠道狭窄。第四,地质野外工作浪漫但枯燥艰苦,要做好地质工作,兴趣很重要,因此,在大学培养过程中,学校需要采取多种方式,积极引导和激发学生对地质科学的热爱,培养他们具有对地质科学的兴趣,探索地球奥秘的自觉性和创新性。

国土资源部人力中心人力资源研究室主任杜新波介绍的一组数据显示,我国国土资源系统人才队伍总体规模不小,但结构性人才缺口较大。如:我国基层国土资源机构超过2000个,但基层地质技术人员只有1000多名。这反映“在新常态下,地勘人才队伍转型发展,不仅仅需要进一步扩大专业技术人才的数量”,“更需要地质领域的人才资源的能力结构从继承型转向创新型,人才资源的能级结构从初级、中级转向高层次,人才资源的素质结构从单功能转向复合型”。为此,他表示将联合有关共建高校和科研院所、国家工程技术中心、国家和部级重点实验室、有关实践基地等现有人才培养平台,重点在学历提升、能力素质、专业知识、实践训练等方面为地勘一线紧缺人才提供联合培养平台。 改变以知识导向型的教书育人传统观念,树立能力导向型、情意导向型的教学育人新方式,双一流建设重在培养一流人才。

中国科学院院士、南京大学校长陈骏阐述了关于双一流建设重在培养一流人才的理念,并坦言,我国的人才培养模式过于强调专业化,这虽然有利于培养专门化人才,但由于知识面窄、人文底蕴和创新能力不足,难以适应新时期对创新人才的需要,难以成为推动知识创新和技术进步的生力军。

东华理工大学副校长郭福生介绍说,该校不但提出“回归本位,办好本科”的教育理念,还给予了学生调换专业的自由,竭力培养对地质事业有兴趣、富有创新能力的地学人才。

中国科学院院士赵鹏大从“数字地质学”教材的编写介绍地球科学“新学科”的建设,并指出“数字地质学”就是地质科学的“数据科学”,所有地质类专业学生必须掌握如何获取地质数据,如何处理地质数据,如何挖掘地质信息,如何形成地质数据知识,如何转化地质数据知识为产品和财富。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学科办主任储祖旺教授作了题为《基于一流学科建设的地学一流人才培养的国际经验与启示》的报告,争做一流要注重构建培养目标体系、关注课程结构建设、践行跨学科教育、注重校企合作。 新常态下的高等教育质量观是全面、多样、过程和特色化的质量观。高等教育质量高低不是单方面的,而是整体的、全面的,是既有内适性,又有外适性,更具人本性的全面化的质量。

生源培养——从娃娃抓起,高尖人才——提前储备是必须的。地质教育研究分会未雨绸缪,2017年启动了地质知识走进中小学课堂的试点活动,以期唤起孩子们对地质科学的热爱,在更好地普及地学知识的同时,潜移默化地培养一批对地质专业有浓厚兴趣的生源。南京大学针对我国基础教育阶段的“应试教育”使学生学习兴趣丧失、养成了被动人格的问题,构建“三层次批判性思维训练体系”。

会间,还召开了首届全国大学青年教师地质课程教学比赛组委会第一次全体会议。 此次会议达到了预期目的,得到了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大力支持以及热情、周到的服务,与会代表深感谢意并表示这是一次非常专业、成功的会议。

 
附件:
构建地质教育的未来——中国地质大学(北京)王成善.pdf
地球深部探测计划与人才挑战——南京大学 董树文.pdf
从“数字地质学”教材的编写看地球科学“新学科”的建设——中国地质大学(北京)赵鹏大.pdf
推进新工科研究和实践培养新经济急需人才——教育部高教司 吴爱华.pdf
新常态下地勘行业发展现状与前瞻——国土资源部地质勘查司 王军.pdf
内蒙古地勘工作转型发展方向及人才培养建议——内蒙古自治区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 赵士宝.pdf
关于地质人才培养的几点思考——成都地质调查中心 李文昌.pdf
新常态下地勘人才队伍转型与发展——国土资源部人力资源开发中心 杜新波.pdf
行业背景地方高校“双一流”建设的若干思考——东华理工大学 郭福生.pdf
基于一流学科建设的地学一流人才培养的国际经验与启示——中国地质大学(武汉)褚祖旺.pdf
新常态下地质教育供需对接的有效模式——云南省有色地质局 崔银亮.pdf
从地学前缘看地学教育——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成秋明.pdf
双一流建设重在培养一流人才——南京大学 陈骏.pd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