翁文灏

2019-07-05 【地质大学】

 

  翁文灏,字永霓,1889年出生于浙江鄞县,是我国著名的地质学家、地质教育家。1908年取得官费留学欧洲的资格,进比利时鲁凡(Louvain)大学学习地质学。在鲁凡大学期间,翁文灏选择毕业论文方向时,针对比利时在地质学研究方面薄弱的岩浆岩岩石学为自己毕业论文的研究课题,完成了毕业论文《勒辛的石英玢岩》。这篇论文,选题突出、立论清晰、材料丰富,他的研究填补了当时比利时在这方面研究的空白,由此被破格直接授予博士学位,在比利时地质学界引起轰动。那年他才23岁。同时他也成为我国第一位获得地质学博士学位的人。1913年回国。

  翁文灏是中国地质事业的奠基人,20世纪初叶,地质学在中国几乎是一片空白,当时在中国没有专门的地质机构,搞地质工作的人寥寥无几,专业人才极为缺乏。1912年,孙中山领导的中华民国南京临时政府成立,在新政府的实业部下设矿务司,司内没有地质科,第一任科长是从日本留学归来的章鸿钊。实业部地质科是中国政府中首次成立的地质管理机构,翁文灏回国后就和章鸿钊、丁文江等人共同培养了我国第一代地质学人才,成为中国地质科学的奠基人之一。

  翁文灏无论在治学、研究方面都表现出认真朴实的精神,在地质科学的事业上,做出了重要的贡献。

  1927年,翁文灏首先发现和确定了东亚地质历史上重要的地壳运动之一——燕山运动。在地质调查的过程中了,翁文灏结合自己调查后取得的认识,同时分析研究了中外地质学者的研究成果,对中国东部,尤其是六盘山以东的华北地区的区域构造特征及构造运动进行了分析和总结。他认为,中国的东部广泛分布着不整合,表现为:前侏罗系与侏罗系底部有规模较小的假整合,前侏罗剥蚀在侏罗系和三叠系之间有着不规则的接触,出现三叠系部分或者全部消失,而不被剥蚀的三叠系与侏罗系则以平行的位置出现,二者没有表现出任何的不整合。他推断,在三叠系与下侏罗系间的间断情况来看,可能是一个不容忽视的运动存在。在中国的东部,地层在下白垩统下,多有不整合,而在河南南部,前白垩纪的不整合尤为明显。由此,他认为这个不容忽视的运动和海西造山期比较则年代太轻,但与喜马拉雅造山期相比,则显然比它老些。翁文灏为这一运动起了一个名字“燕山运动”。因为这一构造形态是他在北京西山发现的。他将“燕山运动”分为两个时期。A期出现在侏罗纪末或侏罗纪至白垩纪之间,压力最为强烈,造成了华北各地的强烈褶皱和大规模的逆掩断层,同时形成了华北和华中地区许多花岗闪长岩体,一般具接触变质型铁矿床;B期应当出现在白垩纪或者白垩纪末,其运动不如A期强烈,但也构成了华南各地的褶皱出现,包括南岭在内,因此,也成为“南岭期”。B期的结果是形成了华南大规模花岗岩体,以及和它们密切相关的各种金属矿床,并形成了华北、华南大规模中性和酸性火山岩。

  “燕山运动”理论由于时代的关系,其结论有些是不完全或是错误的。但他创立的燕山运动及与之关联的岩浆活动和金属矿床成因的理论,都是对中国地质科学的重大贡献,说明了中国的大地构造学说从一开始就是世界大地构造理论的一部分。其影响是深远的。

陈宝国供稿

  1920年,甘肃发生了8.5级的地震,在这次地震灾害中有20多万人死亡。得知这一消息后,翁文灏冒着生命危险前往灾区考察。这次特大地震发生后,“山崩地裂,黑水上涌”,“每一次震动,沙飞石起,树折山崩,城郭为墟,陵谷易位”。震区达1500平方千米,有四县城完全被毁。翁文灏达到灾区后,余震仍然不断,他们在极为危险艰苦的情况下进行考察,获得了大量第一手资料。在灾区,他看到哀鸿遍野,惨不忍睹。他由衷地发出了感叹:“科学知识便是人类的照海灯,需要照得人类平安方见得它的用处。”1921年他发表了《甘肃地震考》,1922年发表了《中国一些地质构造对地震的影响》,1923年发表了《中国地震区分布简说》等论文,成为第一名研究中国地震地质的学者。他参考分析了中国古代有关地震的记载,统计了自8世纪以来甘肃的历史地震资料,指出地震的频度有“由盛而衰,复自衰而盛”的周期循环现象。特别指出“甘肃东部震中则颇有旋南旋北、往复活动之趋势”。经过综合分析,他绘制了《中国地震区分布图》,探索了中国境内四类地震带的位置及其大地构造、断裂的关系。这是中国第一张地震区划图。1930年,在翁文灏领导的地质调查时期,克服困难,建立了我国第一个地震台和地震研究室。这个地震台就建在北京的西山鹫峰。这个研究室装备了我国第一批能测试世界范围大地震的仪器,使我国地震学研究,步入了世界行列。为了普及地震和防震知识,翁文灏还发表了《地震浅说》、《甘肃地震谈》等有关的科普文章,1924年出版了科普著作《地震》。对地震的研究与关注,使翁文灏成为中国地震学研究的开创者。

  翁文灏在中国地质科学的研究中,作了许多开创性的工作。早在1925年,他首次在中国介绍和引进了以魏格纳为代表的活动论地球科学理论,他称赞该学说:“理论极为新颖,其说明地质时代之海陆分布,诚有胜前人之处”。他曾在中国天文学会上做演说,后来又在《科学》杂志上发表《惠氏大陆漂移说》(当时译Wegener为惠格纳)一文,系统介绍了这一学说在地球物理学、地理学、古生物学、地质学、古气候学以及大地测量学方面的理论依据。同时他也看到了翁文灏在科学研究的过程中,吸纳各种学说,思维清新的特点,实是远见卓识。翁文灏在历史地质学、沉积学等方面也多有建树,在山志学方面,他对中国古代地理学家关于山脉分布的各种观点进行了分析,于1925年发表了《中国山脉考》,认为不能停留在“两山之间必有水,两水之间必有山”这样一个陈旧的定理,强调山脉的研究应该与地质学的理论结合来进行。他提出了中国山脉的分布规律。在地理学史的研究方面他也是积极的倡导者和实践者,1930年发表了《法初测绘地图考》一文。30年代初期,翁文灏与丁文江、曾世英等共同编制了《中华民国新地图》(申报地图),该图以等高线分层设色法表示地形。该图的出版被认为是中国地理界空前的巨著。此图1933年出版,于1934、1936、1936、1948年先后5次再版。

  在矿床学方面,翁文灏注意搜集、整理地质调查的资料,并认真分析及时加以总结,1919年发表了《中国矿产志略》这部著作,对中国矿产资源的分布等情况进行了科学的分类与总结,取得了理论上的很大成就。他在我国首次提出了“成矿系列”这一术语,对成矿规律的研究做了很多开拓性的工作。

  1946年世界最古老的地质科学团体——伦敦地质学会通过决议授予翁文灏名誉会员称号。翁文灏在中年时期步入政界,先后任南京国民党政府国防委员会秘书长,行政院秘书长,经济部长兼资源委员会主任,行政院副院长、院长,总统副秘书长等职。他于解放前夕脱离国民党政府,1951年由法国经香港回国。1971年逝世。终年82岁。

陈宝国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