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含地质学、地质类专业高等学校概览》出版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提出“建设教育强国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基础工程,必须把教育事业放在优先位置,深化教育改革,加快教育现代化,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这为我们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不断推进教育改革发展、大力提高国民素质指明了方向。
在我国教育系统中,地质教育是一个十分重要的子系统, 肩负着培养地学人才、繁荣地球科学和服务社会的重要历史使命。新中国成立70年来,高等地质教育不仅在人才培养上硕果累累,而且在中国科技特别是地质科技发展方面也成绩辉煌,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做出了突出的贡献。
中国地质学会地质教育研究分会是跨行业的专业性社会团体,由地质教育管理部门、办学单位的领导以及用人单位的专家和管理人员组成,是有关领导与主管部门的参谋和助手,是加强政府教育机关、企事业单位和学校之间联系的桥梁和纽带。其主要任务是:组织广大地学教育工作者对我国地学教育改革与发展中的重大理论和实践中的问题进行调研、交流、咨询和论证。在地学教育建设方面,为教育有关部门提供参谋和建议。在行业地学教育中发挥信息交流和协调服务功能。遵循地学教育规律,坚持科学发展观和人才观, 为促进我国地学教育的持续、稳定、健康和协调发展而努力。
1996年和2002年,地质教育研究分会曾先后两次组织编写《中国含地质类专业高等院校(系) 概览》一书( 地质出版社出版),在同行间起到了交流、学习、借鉴的作用,受到好评。近些年来,随着我国政府机构、管理体制和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高等地质教育的格局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教育教学改革不断深化,服务领域不断拓展和延伸,不少学校更名或合并,地质专业结构和设置也发生了深刻变化。
有鉴于此,2018年,经地质教育研究分会研究决定,重新组织编写《中国含地质学、地质类专业高等学校概览》 (以下简称《概览》)一书。经过一年多的努力,在各会员单位和地质出版社的大力支持下,此书得以出版问世。
《概览》中仅收录了目前地质教育研究分会会员单位中61所含地质学、地质类专业高等学校的简要介绍,包括地质学、地质类专业设置,教师队伍现状及建设,人オ培养,办学优势与特色,学科建设与“双一流”建设,实验室建设,科学研究与社会服务,国际交流与合作等。
本书还收录了部分高等地质教育的有关宏观统计资料, 如: ①各校及全国地质专业在校学生数量和层次; ②各校地质专任教师和实验技术人员数量、学历、年龄、职称结构, “两院” 院士、长江学者、国家杰青、国家级教学名师姓名、专业等; ③各校所属野外地质实习基地名称、建筑面积、年接待实习学生数量, 国家级精品教材、精品课程、教学示范中心名称、主要著作(负责) 人等; ④国家重点实验室和入选国家“双一流”学科名称,“十二五”以来获国家科技特别奖及“三大奖”和省部级科技一等奖项目名称、单位、主要获奖人,发表在《自然》和《科学》杂志上的论文名称、单位、主要著作人,SCI论文数等; ⑤各校在研国家重大研究专项(包括国家重大科技专项、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专项) 名称、主要负责人,在研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数量、总经费等。
《概览》按照学校名称汉语拼音顺序排列。具体到某院校, 若仅有一个含地质学、地质类专业的院系, 则直接以某校某院系给予介绍。若介绍两个以上院系者, 则以某校相关院系或某校地学部(如吉林大学地学部) 给予介绍。校名中含地质字样的学校(如中国地质大学) 则以学校全称给予介绍。
本书由王成善为编委会主任, 刘大锰、余际从、刘粤湘、刘晓鸿、吴青担任主编。 朱青峰、杨清宇、彭梦莹、钟加鑫等参与资料整理。
本书出版获中国地质大学( 北京) 专项资金资助。 在编写过程中得到了教育部高教司吴爱华、教育部规划司、中国地质学会等有关部门领导和专家的关怀支持和热心帮助, 在此谨表衷心感谢!
中国地质学会地质教育研究分会会长
中国科学院院士
王成善
2019年8月1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