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态与成果
动态与成果
从生态保护修复看生态产品价值提升
◆在国家公园开展科学、持续、严格的生态保护修复,是提升生态产品价值的必由之路
◆国家公园生态保护修复实现了供给服务类、调节服务类、文化服务类生态产品价值的飞跃
◆开展分级目标管控与差别化保护,立足国家公园生态条件差异建立生态产品价值评估标准体系
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推动绿色发展,提出建立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等相关要求。笔者认为,在国家公园开展科学、持续、严格的生态保护修复,是提升生态产品价值的必由之路。
生态保护修复助力生态产品价值提升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生态保护修复力度持续加大,加快建设以国家公园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地体系,在实践中不断探索总结,实现了生态良好与经济发展的双向奔赴。2021年10月,我国正式设立三江源、大熊猫、东北虎豹、海南热带雨林、武夷山等首批5个国家公园,在承接过往生态保护修复项目成果的基础上与“山水工程”结合,继续实施高标准、全方位的生态治理,实现自然生态环境质量及生态产品价值的显著提升。
生态保护修复统筹生境间生态产品价值提升。国家公园通过生态保护修复工程提升生态产品价值,注重规划引领、系统治理与科学修复。“山水工程”作为生态保护修复的重要抓手,大幅提升祁连山国家公园内黑河、大通河、疏勒河—哈拉湖汇水区的综合整治力度,使得园区内生态屏障与水源涵养功能的生态产品价值明显提升。
生态保护修复打造生态产品保护缓冲区。生态环带的建设不仅实现国家公园生态产品合理保护,还带动周边生态环境质量有效提升。武夷山国家公园的环武夷山国家森林公园生态保护修复工程与保护发展带划定4252平方公里缓冲区,通过圈层管控保护公园的原真性、完整性。同时,将园区网格化,在98个网格中设置职能部门专人专控,精准防控治理,严控森林火情,对危害茶产业链的松材线虫病、小绿叶蝉及时监控反馈治理,并打击无序扩张、毁林种茶等违法行为。
生态保护修复优化受损生态系统景观格局。国家公园内部矿业权退出后,开展已损毁地区的生态修复成为有效提升生态产品价值的路径之一。2003年以来,青海省完成矿区治理面积12815亩,并在“山水工程”的加持下解决祁连山国家公园内部生态空间挤占、景观破碎化问题,恢复受损生态廊道,促进了园区内部物种繁衍、迁徙与种群间的交流。
生态保护修复带动传统产业向生态产业转变。大熊猫国家公园摒弃“坐吃山空”思想,通过生态保护修复来治理大熊猫栖息地,带动全民打造大熊猫国家公园生态产品品牌,完成从“观众”向“主人”的角色转变,同时发展原始森林冒险、旅游康养等产业,促进文化服务类生态产品价值突飞猛进。
各类生态产品价值提升的表现
生态产品价值的提升是开展生态保护修复的重要目标,国家公园依托“山水工程”等生态保护修复项目,实现了供给服务类、调节服务类、文化服务类生态产品价值的飞跃。
供给服务类产品价值提升。供给服务类产品是指人类在生产生活中可以直接利用的产品,如农产品、水产品、木材、中草药、植物的果实种子等。据《中国森林生态产品四十年时空演变研究》的核算,在多年生态保护修复工程的努力下,东北虎豹国家公园内红松果、地栽菌菇木耳、林下参等林副业产品也为当地居民带来额外收入,随着当前生态保护修复工作的开展,其价值总额还在显著增加。
调节服务类产品价值提升。调节服务类产品如水源涵养、水净化、水土保持、气候调节通过影响生态环境对人类及动植物的生存产生重大影响。多年以来,三江源国家公园气候条件得到改善,植被覆盖度增加,整体持续向好发展。
文化服务类产品价值提升。实现生态保护、绿色发展和民生改善相统一,是开展“山水工程”等生态保护修复工程的原则之一。休闲旅游、景观价值等文化服务类产品价值的提升,对当地社会经济、居民福祉影响深刻。在海南热带雨林国家公园五指山片区,2022年毛纳村旅游收入达597.59万元,成为当地乡村振兴的示范样板。
提升生态产品价值的对策建议
长期以来,国家公园生态历史遗留问题多、保护修复任务重,生态产品价值提升缺乏系统性、整体性,造成这种现象的自然因素包括气候变化、环境退化等,人为因素包括高强度的国土开发建设、矿产资源开发利用等。针对目前我国生态修复的现状,以及国家公园生态产品价值的总体表现,笔者提出如下思考建议。
开展分级目标管控,实现经济发展与生态良好的平衡。根据《建立国家公园体制总体方案》要求,确定生态保护修复目标,划定功能区,优先治理破坏程度高、经济价值大的区域,实行差别化保护与管控,采取适地迁移等方式避免居住地与动物栖息地冲突。在国家公园内对栖息地自然修复、分区管控、生态监测等一系列措施的有利影响进行评估,同时为工程措施的不利影响制定应急方案。
构建生态产品价值评估体系,加快生态产品价值转化。对生态产品价值进行评估要从评估主体、客体、方法三个路径进行顶层设计,加强评估人员的专业素养,在评估时注重方法的规范性、公正性,立足不同国家公园生态条件差异,因地制宜选择有针对性的评估方法,建立评估标准体系。在此基础上,利用数字技术精准获取生态产品信息开展价值评估并予以公示,打造产销一条龙的工厂化模式,使生态价值快速转化为经济价值,经济收益反哺生态保护。
健全项目监测体系,建立项目适应性管理机制。运用自动传感、红外相机等技术手段,结合遥感卫星影像数据,对土地、森林、山岭、草地、湿地、野生动植物等自然资源及人为活动进行实时监测和数据传输,同时建立全天候快速响应的天地空一体化监测系统,将监测数据对比国家标准,快速判断生态产品价值是否受到破坏以及破坏发生的原因、程度,根据监测结果开展适应性管理,形成“治理—反馈—再治理”的良性循环。
〔作者单位:中国地质大学(北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