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文化研究院教工和学生党支部联合参观中国地图文化馆
2025-09-26
【】
党建引领学科发展 汇聚地图文化“红色动力”
为推动学科专业发展,自然文化研究院教工党支部和学生党支部,组织全体在校党员师生于2025年9月17日(周三)下午,前往位于北京市西城区的中国地图文化馆参观学习。
该馆由中国地图出版集团投资建设,设置地图之用、地图之史、地图之学、地图之工、地图之光五大主题展区,系统展示从新石器时代原始地图到现代地理信息科技的发展历程,2023年12月入选自然资源部科普基地。大家在讲解员的引导下,逐一观看每一幅地图,学习地图背后的故事,感受着祖国的历史变迁。
明代《沿海山沙图》明确将钓鱼岛等岛屿纳入明朝海防范围,在相关地图前大家深刻认识到钓鱼岛是中国固有领土,中国对其拥有无可争辩的主权;在历代疆域变迁图视频前,大家久久驻足欣赏,感叹历史兴衰与沧桑变化;欣赏由新技术还原的《清明上河图》的动画,生动呈现中国十二世纪北宋都城汴京的城市面貌;观看明万历三十年(1602)意大利传教士利玛窦绘制的《坤舆万国全图》,该地图将中国置于世界中心,并将美国佛罗里达标注为“花卉之乡”;在清朝康熙皇帝主持绘制的《皇舆全览图》前,学习到这是我国第一幅由三角测量法实测并且绘制的国家疆域地图;还观看绘制地图的各种工具,扩展知识面,开阔了眼界。
通过参观展览,我院地理学、教育学专业的老师同学们更加深刻地认识到,地图是揭示地理科学规律的重要工具,与音乐、绘画并称国际三大通用语言。地图文化是不同时期、不同地域、不同社会的地图所承载的相应特殊文化形态,重构了复杂的地理世界。
最后,大家观看了中国地图出版社出版和制作的系列地图文化产品。
文/图 于红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