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面向未来的地学人才——2020年全国地学高等教育校长论坛综述

2020-12-11 【自然文化研究院】

001

125日,在凛冽的寒风中,2020年全国地学高等教育校长论坛开幕了,一场关于如何培养面向未来、迎接百年未有之大变——地学人才的思想碰撞也开始了。

挑战与机遇:未来提出了新要求

人类面临新一代技术革命、中国崛起和全球气候变化的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给地质高等教育提出了新要求。为让校长们准确把握未来需要什么样的人才,论坛邀请了来自政府管理部门、行业和国家产业研究单位的代表,进行了详细说明。

“从行业管理看,地质勘查行业发展需要研究型、工程型、管理型三类人才。”自然资源部地质勘查管理司司长于海峰对三类人才的任务进行了具体说明。

研究型人才主要有七大任务,即研究气候变化的地质学因素、生态变化与水(生态红线划定)、生态修复方法、气候变化与地质灾害、成矿带潜力与找矿方向、深部找矿理论技术方法装备、地质调查理论方法。

“大陆洋壳自侏罗纪形成以来一直处于缓慢变化中,洋壳变化会不会导致海水升温、升多少、对全球气候变暖的影响到底有多大等一系列问题,需要地质学家回答,其答案对人类应对全球变暖将具有重要意义。”于海峰说。

对工程型人才的任务,于海峰提出,要为城市地下空间调查和风险管理、流域和重要城市地下水调查评价、川藏铁路南水北调等重大工程、新建城市地热利用、农业种植结构和地下水地面沉降管理、土壤和地下水污染修复、旅游地质、国防建设等提供工程服务,管理型人才则落实中央要求和职责任务、征求专家意见、技术逻辑和行政逻辑结合、总结推广成功经验和创新改进工作措施等为主。

中石化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副院长孙冬胜在详细介绍全球能源消费结构变化趋势后,从行业发展的角度提出了未来人才的基本要求,即思辨能力、要有科学思维,知行合一要能发挥主观能动性,坚韧毅力、要有抗压抗打能力,团队协作、要有合作共赢思维。

“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科技创新是一个关键变量。”孙冬胜说,在国家科教兴国、人才强国、创新驱动战略不变的情况下,地学高校在未来人才培养中要创新组织模式、产业模式、经济模式、要素流动模式。

工业和信息化部赛迪研究院副院长刘文强在介绍国家重大发展战略后,对未来人才培养提出了自己的建议,即要紧紧抓住国家发展新战略催生的新要求新机遇、紧紧瞄准国家产业发展新趋势新格局、紧紧跟随未来经济社会转型的主航道。

005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副会长张大良将地学人才培养面临的挑战和机遇总结为七方面。他说,“这些机遇和挑战,包括全球化、信息化、市场化带来的机遇和挑战,包括高等教育自身的改革发展带来的机遇和挑战,包括地球系统科学新发展带来的机遇和挑战,包括实施国家发展战略、行业发展需要和生态文明建设带来的机遇和的挑战,包括新科技革命,全球变化、绿色地球营造带来的机遇与挑战。”

003

“培养面向未来、适应未来、引领未来的人才,为应对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提供解决方案,是高校的重要任务。”中国地质学会地质教育研究分会会长、中国科学院院士王成善说,哈佛大学应对挑战的一个重要办法,是通过国际合作来解决全球性问题。

探索与实践:实施人才培育模式创新

实施人才培育模式创新,是培养面向未来、适应未来、引领未来人才队伍的重要途径。在这一共识下,近年来,地学及开设有地学专业的高校进行了积极探索与实践。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是国内较早明确提出建设“一流本科”的高校。中国科学院院士、校长王焰新介绍说,经过十来年的努力,该校已形成“三融合”的一流本科培养模式,即推行大类培养、促进跨学科专业交叉融合,改进教学方式、促进教学与科研实践融合,更新教学理念、促进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融合。先后创设青英班培养科教协同型人才,各类实验班、双学位班培养跨学科复合型人才,实施卓越计划和李四光计划,培养应用特色型和拔尖创新型人才

004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校长孙友宏介绍了他们进行地学专业教育综合改革的情况。他们以适应行业转型需求为目标,对原有本科专业进行了优化调整,形成了特色鲜明的三大专业系:针对传统矿产资源安全保障专业、针对生态文明建设相关专业和新兴交叉专业。在具体课程安排上,一、二年级重点加强以通识教育课程和大类专业基础课为主的大通识教育,分流后三年级重在以核心课程为主的专业教育,四年级则重在以交叉复合、创新创业能力为主的实践教育,构建基地班、创新班、本--博贯通式相结合的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成都理工大学开展了“地质+”战略的积极探索。校长刘清友说,成都理工大学按照“有机融合、协同创新、集群发展”的建设思路,以地球科学大学科科教融合平台建设为依托,通过组建地球科学一流学科攻坚团队,实现学校地球科学涵盖学科的有机融合,推动学科群整体发展的一流学科建设思路,实施了珠峰科学研究计划,带动了学校的多层次人才培养,形成了地球系统科学研究新范式;矿产地质研究范围扩大到铀、盐以及稀土、锑和钨等新兴关键矿产,以及锂、铍、硼、钛、钒、铬、锰、钴、镍等战略稀有金属;自主研发了国际领先的滑坡监测预警体系使自己成为提前精准预警滑坡的引领者,颠覆了传统的监测技术方法,可在0.5分钟内完成预警,确保人员零伤亡;油气勘探在开展理论研究的同时,先后研发了石油钻采、高分辨率航空伽马能谱测量系统等装备,形成了新特色;依托青藏高原东南缘,聚焦地球关键带复杂的生态环境地质问题,注重学科交叉融合,推动生态环境地质进入新阶段……

论坛上,东华理工大学校长孙占学、中国科学院大学常务副校长王艳芬、西北大学副校长赖绍聪、中国石油大学(华东)副校长操应长、中国矿业大学(北京)副校长王家臣、北京大学教务部长傅绥燕纷纷走上报告台,将自己地学人才培育模式创新与实践一一端到大家面前。

002

正如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党委书记马俊杰所说的那样,“这是一场思想的盛宴,期待这次所形成的成果,对技术教育未来的发展产生不可估量的影响。”

期待与呼唤:站在学科前沿和国家发展战略需求

“地球系统科学呼唤一流的地球科学家,地质工作呼唤世界一流的地质工程师、矿业市场呼唤世界一流的地质经营管理人才。”对如何培养面向未来、适应未来、引领未来的地学人才,张大良提出了具体要求:

一要着眼于地学学科前沿和国家发展战略需求,按照应用技术型、应用复合型、基础研究型等不同层次的地学人才培养要求,创新地学学科人才培养模式。

二要坚持科教融合、产教融合,学科融合,注重校所合作、校地合作、校企合作、校校合作的来开展协同育人。

三要加强课程思政建设,使各类专业课程与马院开设的思政课程同心、同向,同行,同频共振。

四要把现代信息技术、人工智能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把课程建设的新理念与各个学科专业的特点结合起来,创新教学形态。

五要把学科优势、科研优势转化成为人才培养优势,新建的国家急需的促进新型学科和交叉学科发展的实验室,要向地学专业的本科生开放。地学高校要选拔研究生和青年教师,加入到国家重大科学研究项目中。

今年的论坛结束了,但关于培养面向未来、应对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人才的思考还将继续。

01-校长论坛-王成善院士讲话

02-地质勘查工作人才的培养-于海峰

03-中国能源发展前景思考-孙冬胜04-制造业未来发展趋势--刘文强

04-制造业未来发展趋势--刘文强

05-新时代地质类高校‘’地质+”人才培养的思考与探索- 刘清友

06-新形势下地学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改革- 孙占学

07-深化地学专业综合改革 适应地质行业转型需求-孙友宏

08-聚焦学习者身心发展 构建教育教学新范式- 赖绍聪

09-新时代新形势下行业特色型大学创新人才培养的思考与实践-操应长

10-矿业类人才培养与思考-王家臣

11-综合性大学的地学人才培养-傅绥燕